欢迎来到必赢242net官网现在时间是:
新闻眼

必赢242net官网调研团队赴湖北五峰开展乡村调研

来源: 编辑:陆沅昕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20日

8月11日至15日,必赢242net官网院长梁伟军教授带领博士、硕士研究生赴湖北省宜昌市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开展专题调研,围绕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主题,通过座谈交流、实地走访、问卷调查等方式,系统考察当地在防止返贫监测、特色产业培育、基层治理创新及文化传承保护等方面的实践成效。

聚焦政策衔接 共话振兴路径

8月11日上午,在调研团队与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县委宣传部、渔洋关镇政府工作人员调研团队座谈会上,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详解防止返贫三重防线:“全县建立监测预警动态数据库,配套产业造血与公益托底,确保衔接平稳过渡。”这场县、镇、校联动的政策对话,为后续进村入户调查提供了重要指导。


县、镇、校联动座谈会

当日下午,调研团队深入海拔800余米的沙埫村。村党支部书记翻开监测台账介绍道:“我村现有重点监测对象21户56人,通过公益岗位与产业奖补实现精准帮扶。”调研团队获悉,该村开发保洁、护林、管水等公益岗位80个,2024年发放茶园复壮奖补35.6万元惠及153户茶农。在脱贫户王大爷家中,他抚着茶园奖补公示表说:“公益岗让我顾家增收两不误。”

探访基层民情 共寻发展新貌

12-14日,调研团队走访了清水湾村、南河村等5个行政村,走进田间地头、农户家中,与村组干部共话发展规划,同乡亲们拉家常、问生计,真切感受防止返贫与乡村全面振兴的生动实践。

在湖北省茶文化博物馆,氤氲茶香中,调研团队系统了解了五峰“因茶而兴”的历史脉络。从唐代“贡茶”传统到现代茶旅融合,一片绿叶如何富一方百姓的故事跃然眼前。

这一传统产业如今仍旧生机勃勃——作为当地的特色富民产业,南河村的阳河春茶叶合作社今年支付茶农款项达70万元,较去年增长15万元。1500亩茶园实现亩均效益3000元,7家合作社年支付收购款超250万元。除此之外,其他种养业也蓬勃发展,梅坪村村党支部领办的合作社种植百合250亩,带动60余人就业;李永家庭农场50亩中药材基地里,五倍子等中药材长势喜人,吸纳30户农户参与管护。

千亩梨园簇拥的清水湾村展开发展蓝图。村支书指向废弃校舍:“这座小学正改造为24间主题民宿,预计每年增加村集体收入10万元。”枚二冲村探索“直播助农”新路、让好产品卖个好价钱;村民孙治国创办的生物科技公司发展红豆杉近500亩,通过直播销售红豆杉泡脚包、红豆杉枕头等红豆杉系列产品,月营业额近百万,今年预计突破千万,用小屏幕打开了大市场。这些生动的农业产业发展案例,不仅展现了五峰乡村振兴的丰硕成果,更折射出新时代农民创新创业的智慧与活力。

调研团队对村组干部、村民进行访谈

对话基层干部 共谋振兴良策

15日上午,调研团队走进县农业农村局,对五峰农业农村局书记胡士林进行访谈。“五峰自2019年整县脱贫后,始终坚守‘四不摘’政策,聚焦‘一茶两中’持续发力。”胡士林书记既实事求是剖析政策衔接存在的“碎片化”不足,也分享了产业联农带农、多元主体协同的发展经验,直言资产盘活难、人才资源短缺等发展难题。他指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农民共同富裕,要用发展的眼光解决难题,要守正创新。胡书记的一番讲述为调研团队认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全面振兴的政策逻辑提供了深刻启示。

随后,调研团队走访宜红茶工业遗址,斑驳的红砖厂房里,上世纪70年代的制茶机器静静陈列,墙上的老照片记录着当年茶厂的繁忙景象。作为万里茶道(五峰段)的重要印记,这一工业遗址见证着茶叶从国营茶厂到文旅融合体的蜕变;在土家族民俗馆中,西兰卡普织锦、精细竹编画等非遗展品,为乡村文化振兴研究提供了鲜活样本。

调研团队参观当地非遗文化及产品

此次调研累计走访6个行政村,完成问卷200余份、访谈30余户。从山间茶园到民俗展馆,从产业基地到农户庭院,调研团队系统认识了五峰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农业产业升级、创新乡村基层治理、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等方面的政策与实践创新,为深入研究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内在激励积累了一手资料。

文字:卢烩冰、刘锦怡

审核:梁伟军